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News Center
孩兒時的你,在做什么?
圍在父母身邊,奔跑在公園里?或是和小伙伴一起滑滑梯,在田野間嬉笑打鬧……
可他,一場意外,使他歡快的童年蒙上了一層陰霾。
2019年9月18日,一名2歲半的患兒,以“酒精著火引起全身燒傷30分鐘”為主訴,于當晚由急診轉入重癥醫(yī)學科,患兒頭面部、頸部、雙耳、雙上肢、胸部及右下肢皮膚深二度燒傷、皮膚缺如,并有散在水泡,面積達50%。
看著面目全非的寶貝,使同樣身為母親的我們強忍住內心的戰(zhàn)栗,輕柔,再輕柔,生怕一個不小心讓他更痛;輕點,再輕點,生怕一個不注意讓他的皮膚再度受創(chuàng)。微弱的哭聲訴說著他的痛楚,疾走的步伐,焦慮的呼喚,卻怎么也遮不住大家顫抖的心……
“陳大夫,現(xiàn)在患兒心率180次/分,血壓60/40mmHg,外周氧飽和80%”。責任護士魏志杰快速匯報。“患兒有氣道灼傷,生命體征不穩(wěn)定,需要立即進行氣管插管,快速建立靜脈通路,準備呼吸機!”“收到!”
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刻到了……
這么小的寶貝,如何渡過休克關
劉瑞芳主任帶領大家為患兒擬定補液方案,詳細分析并計算患兒燒傷創(chuàng)面滲出液體丟失量,精密計算出患兒出入水量,使患兒渡過休克關。
患兒皮膚大面積燒傷,如何渡過感染關
? ? 集束化管理預防患兒院內感染的發(fā)生:
? ? 1、燒傷科主任醫(yī)師朱慧穎每日到重癥醫(yī)學科查房,為患者進行創(chuàng)面評估,在她的精細指導下,患兒創(chuàng)面滲出逐漸減少,燒傷創(chuàng)面逐漸干燥。
燒傷科主任醫(yī)師朱慧穎在為患兒查房
2、?環(huán)境消毒及隔離:將患兒安置隔離單間,病房內空氣消毒機每日持續(xù)循環(huán)消毒;限制進入該房間人數,進入隔離間穿隔離衣帶口罩帽子,并減少房間內的人員走動;房間內所有儀器設備每班嚴格消毒;班班交接,隨機抽取物表和空氣培養(yǎng),監(jiān)測環(huán)境質量;
每日消毒的床上用品
3、?嚴格無菌操作:加強手衛(wèi)生,所有操作均嚴格執(zhí)行無菌原則;燒傷處皮膚每日換藥2次;
4、?人員安排:安排有經驗的高年資的護士媽媽來照護患兒;
責任護士為患兒進行護理操作
5、?氣道管理:加強翻身扣背;每班評估痰液的性質和量,制定氣道護理標準;吸痰時嚴格無菌操作;
護士媽媽為患兒扣背促進痰液排出
6、?嚴格監(jiān)測患者生命體征,詳細記錄出入水量; 7、?患兒被服的消毒:患兒的所有床上用品、生活用品每日消毒更換;
8、?患兒身上所有的外露管道及各種導聯(lián)線每班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消毒。
班班對各種導聯(lián)線的消毒
?
患兒氣道重度燒傷,如何保持呼吸道通暢
搶救設備準備齊全后,難題出現(xiàn)了,患兒面部、口腔同樣燒傷,局部滲液明顯,考慮存在氣道燒傷,使用可視喉鏡也無法看清局部情況,怎么辦? 我科任平醫(yī)師采用盲插技術,快速為患兒建立人工氣道,并迅速接呼吸機輔助呼吸,1分鐘后,患兒外周氧飽和度逐步升至96%,心率降至140次/分,血壓90/50mmHg,插管成功。
陳永孟和任平大夫為患兒換藥
科室對患兒實施精細化管理,精細到每班為患兒扣幾次背、吸幾次痰、痰液的性狀、輔助患兒坐位多久等等,要求管床護士班班對患兒整體情況進行總結,并發(fā)到科室工作群內,以便科主任、護士長、主管大夫對患兒的病情進行實時監(jiān)控。在全科人員的共同努力下,9月23日患兒試脫機,9月24日拔除經口氣管插管,改為鼻導管吸氧,患兒能簡單對答,可經口少量進食,生命體征平穩(wěn)。
? ? ? ? 現(xiàn)在,病房里時不時的聽到“阿姨阿姨,我還想喝水”;“阿姨阿姨,我餓了。”“阿姨阿姨,我還要看動畫片。”“阿姨,謝謝你們。”……
? ? ? ? 看著他受傷的小臉兒上逐漸有了笑容,神情間流露出孩童般的那份天真爛漫,讓我們始終揪著的心,才慢慢地舒緩開來。
? ? ? ? 期待著,等待著,歷經十三天的精心治療,小寶貝康復出院。在金秋十月,牽著他的小手,再次回到秋日的陽光下……? ? ??
?
文/張聰(急重癥醫(yī)學中心)
編輯/肖婧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