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News Center
下班同事小聚,不得幾個人小酌兩杯?老同學相聚,是否可以開懷暢飲?逢年過節(jié),家人團聚,那更少不了多喝幾杯!
中國的酒文化真是神奇!
一位酒文化愛好者放話說「自己一天兩頓,拼的可是內(nèi)力!」拼內(nèi)力?拍武俠劇嗎?
是千杯不醉,還是一杯就倒?喝酒上臉,是酒量好,還是過敏反應?為啥同樣的酒,不同人的反應差別巨大?能不能喝酒,到底看的是什么?
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。
酒量大小能遺傳嗎?
乙醇(酒精)是酒的主要成分,簡單的分子結(jié)構(gòu)使它能夠輕松穿過細胞膜,并停留在我們身體的不同位置。
喝酒時,乙醇主要經(jīng)胃或小腸吸收入血液,會首先到達肝臟,被肝中的乙醇脫氫酶(ADH)氧化為乙醛,要知道,乙醛是一種具有致癌性的有毒物質(zhì),也是造成宿醉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兇殘的乙醛遇到它的天敵乙醛脫氫酶(ALDH)會轉(zhuǎn)化為相對無害的乙酸(醋的成分),最終乙酸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。
整個過程中乙醛脫氫酶(ALDH)是酒精代謝的關(guān)鍵酶,決定了肝臟代謝酒精的速度,也就是所謂的酒量大小。
酒量是酶決定的,而酶又是基因編碼(ALDH2)的,那么——問題的核心在于基因型,也就是說酒量大小是能遺傳的。
有人可能會疑惑,如果酒量大小是天生的,那我原來一杯就倒,闖蕩酒場十來年,現(xiàn)在十杯還好,酒量漸長是咋回事?
多喝酒確實能夠讓大腦和器官逐漸適應酒精帶來的刺激,也就是「酒精耐受」,讓你貌似一次比一次能喝,但是酒精以及乙醛對各個器官帶來的傷害是無法逆轉(zhuǎn)的,長期大量飲酒,嚴重傷害肝臟,使其發(fā)生肝硬化、肝癌的風險增高,那付出的可就是健康的代價了。
喝酒臉紅的人是不是更能喝?
有些人一喝酒就臉紅,俗稱「上臉」,其實是前面提到的乙醛脫氫酶活性低,過多的乙醛不能被進一步分解而引起的。乙醛在體內(nèi)蓄積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,血流增加,面部緋紅。
如果 ALDH2 基因的一個等位基因突變,即雜合突變,乙醛脫氫酶活性能保留 13% 左右,乙醛代謝慢,會逐漸讓人有臉紅的表現(xiàn),酒精代謝能力屬于中速,建議少飲酒。
如果 ALDH2 基因的兩個等位基因都突變,即純合突變,則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幾乎完全喪失,那么這一類人一般沾酒就會上臉,嚴重者可能會出現(xiàn)酒精過敏甚至酒精中毒,酒精代謝能力屬于慢速,建議戒酒。
ALDH2 基因突變的人群占中國人群的近 49%,所以檢測酒精代謝基因型非常有必要!
*聲明:本內(nèi)容僅代表文章來源方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本內(nèi)容僅供醫(yī)學藥學專業(yè)人士閱讀,不構(gòu)成實際治療建議。
封面圖來源:站酷海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