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News Center
身體一向很好的胡先生(化名)突然發(fā)現自己解小便就像醬油一樣的顏色,大量飲水后小便顏色又恢復正常了,所以就沒當回事兒。
但之后的時間里,總是反復出現類似的小便,卻又沒有別的不舒服,可胡先生心里開始犯了嘀咕。
身體異常無小事。
胡先生趕緊到當地醫(yī)院做了個泌尿系超聲檢查,這一查嚇一跳,結果是膀胱占位(惡性不除外),同時左側腹腔內還有個較大的占位。
這好端端的怎么就被腫瘤盯上了呢?
胡先生和家人通過多方打聽,找到河南省直三院泌尿外科主任付風林。付主任仔細詢問病人病情后,高度懷疑膀胱癌,同時不排除腫瘤已經侵犯了輸尿管,立即安排患者住院,并囑咐管床醫(yī)生武海波大夫做一個全面的檢查,以免漏診誤診。
胡先生的泌尿系CT檢查顯示,左腎重度積水,下段輸尿管管腔已經閉死,膀胱左側壁占位。萬幸的是腹腔內的腫瘤雖然體積很大,但并沒有與輸尿管粘連。
于是又安排胡先生做了膀胱鏡檢查,果不其然,膀胱內很明顯像菜花一樣的腫物,左側輸尿管口已經被腫瘤侵蝕,已無法順利排尿了。
付風林主任認為,雖然患者明確的病灶在膀胱內,但是原發(fā)灶應該在輸尿管內,并且侵犯到了膀胱內,其兩者的手術方式完全不一樣。于是組織科室人員討論具體治療方案,本著“以病人為中心”的宗旨,最終制定了手術方案:先行左側輸尿管下段+膀胱部分切除術,根據術中快速冰凍結果,再決定是否切除左腎及剩余輸尿管。 武大夫再次與患者及家屬詳細溝通,患者及家屬也一致同意這個手術方案。在完善了相關術前準備,限期手術治療。
手術開始,手術醫(yī)師、麻醉師、手術室護士相互協(xié)作,順利切除左側末段輸尿管及部分膀胱,經過病理科醫(yī)師的大力配合,20余分鐘就回報了結果:膀胱尿路上皮癌,輸尿管末段切緣陽性。這個結果雖然不盡如人意,但是與術前判斷一致,腹腔內較大占位為良性,于是按照原計劃行“左側輸尿管癌根治術+左側腹腔腫物切除術”。
手術過程很順利,歷時不足2小時,出血較少。術后患者恢復的也很順利,如期給予膀胱灌注治療。 術后胡先生回憶到,當時剛好趕上過節(jié),準備過一段時間再治療,如果不是找到了付主任,很有可能就把病情耽誤了。沒想到這小小的血尿竟然是腫瘤,說起這些事,胡先生始終心存感激。
知多點
腎盂、輸尿管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,男女患者比例為2:1,高發(fā)年齡60歲~70歲。
大多數以肉眼血尿為首發(fā)癥狀,并且是無痛性、間歇性、肉眼全程血尿,有些患者可由于短時間內出血量稍多,在輸尿管內塑形成長條狀血塊,也有人稱之為“蚯蚓狀血塊”從尿液中排出。
少數患者因腫瘤阻塞腎盂輸尿管交界處后可引起腰部不適、隱痛及脹痛,偶可因凝血塊或腫瘤脫落物通過輸尿管時可引起腎絞痛。因腫瘤長大或梗阻引起腎盂、輸尿管積水時患者表現為腰部鈍痛,但出現腰部包塊者少見。
晚期病人出現貧血、腎功能不全;下肢水腫、體重下降、衰弱等惡病質表現。
至目前為止,腎盂或輸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仍為外科手術治療,切除范圍包括患側腎+輸尿管全長+輸尿管開口周圍部分膀胱。但對于解剖性(先天孤立腎)或功能性(對側腎臟無功能)的孤立腎或雙腎同時患有腎盂或輸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,如果腫瘤活檢病理檢查證實癌細胞屬于低級別,病變局限者可考慮行保留腎臟的手術,如內鏡下電灼術、內鏡下切除術、部分輸尿管切除術。
專家提醒
據泌尿外科主任付風林介紹,膀胱癌、輸尿管癌、腎盂癌是泌尿系統(tǒng)的常見腫瘤,常以血尿為第一癥狀,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反復出現血尿,就應考慮為泌尿系統(tǒng)腫瘤的可能。很多人覺得血尿不痛不癢往往忽視,其實無聲無息的血尿更可怕。并且由于腫瘤病因較復雜,無法做到完全預防,唯有早發(fā)現早治療,因此從第一次出現血尿開始,就要盡快到醫(yī)院查明病因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