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网aacg11.com,51吃瓜网aacg2.com|51吃瓜网app_51吃瓜网app官图文解析

新聞中心

News Center

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媒體報道
新聞中心

武漢戰(zhàn)“疫”記:那些觸動人心的承諾與故事

發(fā)布時間:2020.11.02 發(fā)布人:管理員 來源:河南日報客戶端 瀏覽次數(shù):871


    20200206072038141.jpg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運海

  2月2日,我省向武漢派出第二批援鄂醫(yī)療隊。其中,省直第三醫(yī)院派出19名醫(yī)生和護士。這些醫(yī)護人員抵達武漢后,隨即投入了與疫情爭奪時間和生命的戰(zhàn)斗之中。在忙碌搶救患者的間隙,記者電話采訪了他們與疫情作斗爭的經(jīng)歷和感受。

  “疫情過后,我們再訂婚”

20200206072706550.jpg

  在第二批援鄂醫(yī)療隊中,95后情侶劉光耀和喬冰成為關注的對象。倆人因“醫(yī)”結緣,都是省直第三醫(yī)院的護士。本計劃今年的正月十六舉行訂婚儀式,但得知疫情來臨,倆人說服雙方父母,毅然決然地推遲訂婚時間。

  知道要增援武漢,劉光耀第一時間報了名。喬冰得知這一消息后哭了。她說:“同為重癥護理人員,我深知其中的艱辛和不易,我也要一起去,為抗疫情做一點自己的貢獻。讓我們一起同甘苦共患難,為愛出發(fā)吧!”在她的堅持之下,醫(yī)院同意了她的請求。于是,這對一起上學、一起工作又相戀多年的情侶,又一起向著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武漢出發(fā)。

  幸運的是,劉光耀和喬冰分到了一個組。倆人一起工作,相互支持。他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,穿梭在各個病房之間,為病人測體溫、量血壓、上心電監(jiān)護。看到病人難受的樣子,倆人也很難受。劉光耀說:“現(xiàn)在我們攜手共赴武漢第一線,等疫情過后,我們第一時間訂婚,永遠不分開!”他相信,這次經(jīng)歷一定能成為他們此生最美、最珍貴的回憶。

  “疫情過后,媽媽帶你賞櫻花”

20200206072706373.jpg

  29歲的何元元是省直第三醫(yī)院的護士,家里有個4歲的孩子。當出征武漢的消息傳達后,她毅然遞上了請戰(zhàn)書。

  2月3日晚上,她開始進入醫(yī)院隔離病區(qū)工作。她說,光穿防護服操作,就出了一身汗,因為包裹得非常嚴,感覺呼吸都有點困難,行動也有些不太方便。

  到病區(qū),感到疫情比想象的要嚴重。看著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痛苦的樣子,參戰(zhàn)的醫(yī)護人員都沒有退縮。測量生命體征、換液體、換床單、抽血……大家都在與時間賽跑,緊張而有序。因為穿著厚重的防護服,三四個小時的忙碌奔波,何元元感覺體力不支,呼吸困難,但她穩(wěn)穩(wěn)神,堅持了下來。

  下班后摘掉厚厚的手套,手已經(jīng)發(fā)紅發(fā)皺。她說,想到患者們對我們的信任和理解,一切都值了。

  幼小的兒子不知道媽媽去了哪,通過微信發(fā)了很多語音:媽媽,你去哪里了,為什么還不回家?

  何元元沒法準確地回答孩子。她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:孩子,媽媽來到一個叫武漢的地方,待到疫情過后,春暖花開,我一定帶你來這里賞櫻花、看美景,驕傲地告訴你,這里是媽媽戰(zhàn)斗過的地方。

  “隔著五層手套,一次穿刺成功”

20200206072706324.jpg

  29歲的馬靜是一名重癥護士。2月4日一上班,她就收治了一名病情嚴重的老爺爺。醫(yī)生快速評估患者病情后,她遵醫(yī)囑給予雙通路吸氧、心電監(jiān)護、留置導尿,并建立靜脈通路遵醫(yī)囑用藥。

  用藥要扎留置針,老爺爺?shù)难苋庋劭床坏剑执髁宋鍖邮痔祝侄嘉詹蛔。芤灿|摸不到,怎么辦?那一刻,馬靜我非常緊張。她鼓勵自己:這是第一個班、第一個病人,必須一針成功。越緊張、越害怕、手越抖,此刻她的心跳加快。因為與患者近距離接觸,又不敢過度換氣,厚厚的防護服、雙層口罩,她出現(xiàn)了呼吸困難,并因缺氧出現(xiàn)喘息,汗液瞬間濕透全身,猶如汗蒸的感覺。

  老爺爺一口湖北話安慰、鼓勵。馬靜僅聽懂了最后一句:“加油”!在老爺爺?shù)墓膭钕拢淮未┐坛晒Γ蠣敔斚蛩斐隽舜竽粗福劾锍錆M了信任和鼓勵。她向爺爺說:“您一定要早點好起來,我們一起加油”。

20200206072706619.png

  “大老爺們的,我得忍住”

  35歲的師延剛是省直第三醫(yī)院的醫(yī)生,2月2日來到武漢抗疫第一線。他向記者講述了2月5日一天的經(jīng)歷。

  一大早7點半我就出發(fā)去醫(yī)院了,路上一直想著李阿姨今天情況怎么樣了。穿好防護服進入了隔離區(qū),來到李阿姨床前查房,她從防護服上寫的名字認出了我,非常高興地說:今天感覺好多了,早上有點咳嗽,能不能開點止咳藥?米飯吃著有點硬,可不可以送點粥?……我都一一記了下來,第一時間反映給了醫(yī)院,醫(yī)院說很快就能解決。

  11點的時候收治一位確診感染的病人,血壓很低,病情危重,我們立即采取了相應的搶救措施,呼吸機輔助呼吸、補液、糾正電解質(zhì)紊亂………忙了一個多小時,病情終于轉危為安,穩(wěn)定了下來。病房溫度不高,身上早已濕透,護目鏡上都是水霧,但心里很高興!

  下午2點多下班出了隔離區(qū)。脫下防護服,我感覺太爽了!腰累得直不起來,出來才感覺到很疼。

  兒子還小,忙完趕緊跟他們微信視頻聊天,視頻里看見他們給我加油的樣子,突然有點想哭:“不行,大老爺們,我得忍住!”